四十集电视连续剧《平台宰相福康安》分集梗概
第十九集
一征台湾
一征清军在鹿耳门登陆,坚守府城桥头堡,遭到叛匪二十万大军重重围困,敌我双方陷入僵持。德麟保护玉郡主与和孝,冲出重围与昊明、皓月在高山重逢。他们商订协同作战,骚扰叛匪后方。用围城打援之计,切断府城与敌巢之间联系,消灭敌人增援部队。叛匪屯兵于坚城之下,后方不稳,陷入两难境地。
战局趋好,和珅馋言前方将领畏葸不前,空耗帑藏,劝说乾隆速战速决,而福康安认为应以静制动,消耗叛匪,等待时机一鼓歼之。而乾隆平叛心切,饬令前线进军。
第二十集
壮士饮恨
倭寇军师德田将计就计,以退为进,叛匪自动后撤。清军趁机收复失地,爱国民众纷纷迎接王师,与清军配合相继夺回凤山、嘉义。林爽文、庄大田恼羞成怒,下令屠杀义民及家属,台湾百姓在战乱中绝望呻吟,苦不堪言,倭寇制造的大屠杀更是惨绝人寰。
黄仕简孤军深入,久攻叛匪重兵把守的险隘斗六门不下,损兵折将,后援不继,弹尽粮绝,德田令叛匪大举反攻,清军一败涂地,黄仕简也英勇战死。一征台湾以惨败告终。
第二十一集 二征台湾
得悉败报,乾隆忧心如焚,福康安劝说乾隆二征台湾。并启用老将蓝元枚率兵平叛,在海峡上又遭遇倭寇拦截,幸得清军舰队与海盗掩护,终于顺利渡海。
蓝元枚采疑兵之计,暗中率主力在台湾中北部的鹿仔港登陆,迅速击溃外围之敌,夺取彰化城。欲南北夹击叛匪,无奈府城清军统帅常青贪生怕死,拒不出兵。
德田果断调集主力,向蓝元枚扑去。
第二十二集
烈士暮年
昊明皓月得知清军在北面登陆,率高山军下山会合。等赶到战场,才发现清军贸然强攻遭到敌优势兵力围攻而损失惨重。
府城清军又在常青的错误指挥下一败涂地,士气大损。老将蓝元枚决心破釜沉舟,奔袭嘉义城外围之敌,又因柴大纪胆小怕死而功亏一篑,蓝元枚烈士暮年壮志未酬,临终高呼“台湾台湾、中华一统!”实现了他马革裹尸、捐躯台湾的宿愿。
德麟为掩护友军安全撤退,血战到力竭终被敌擒。
第二十三集
福帅亲征
面对两征失利的局面,乾隆失去收复台湾的信心,福康安直谏:“台湾定则海疆定,海疆定则东南定,东南定方能江山永定。”廷争折辩使乾隆最终下定决心:就算打空帑银也要收复台湾!因而批准福康安请缨挂帅,并授予其专阃之权。玉郡主保护朱复安全逃走,朱复承诺劝说天地会与清军合作,共同对付台独和敌国势力。
福康安以老将海兰察为参赞大臣,挑选了四千名锐健营、一千火器营精兵,并一百余名巴图鲁特种兵,赶赴台湾战场。
第二十四集
海峡备战
福康安率军抵达厦门,积极备战。清军与天地会合作,将盘踞海峡的倭寇逐走,使清军能够安全过海。福康安得悉德麟被俘,成为军人的耻辱,惊怒交加。
这时,叛匪蚁聚二十余万,而清军大部队因路途遥远尚未抵达,福康安手中仅有一万人马,众寡不敌。为了解救数十万台湾军民于倒悬,福康安决心以弱击强,毅然率一万精兵渡海平台。
昊明、皓月从战地来到大营,福康安召开高级军事将领会议,皓月在会上认为岛屿战即是海港攻防战,拥有港口即获取战争主动权,向福康安献策在笨港登陆,从中部突破,分割南北叛匪,而福康安认为过于冒险,表示王师应于鹿耳门登陆,再寻敌决战。双方引发争执。
|